宏哥娱乐网本次为大家分享的是第一批经济状况比不上父母的年轻人
在很多年轻人的印象中,父母一辈生活勤俭、质朴,被他们全力托举出来的青年,一度雄心勃勃地渴望着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靠自己努力打拼出更丰厚的物质条件,带父母过上更优渥的生活。不过,真正经历过摸爬滚打后蓦然回首,这一代年轻人才发现,自己走在了父母后头。经济条件难以赶超父母一辈同龄时期,父母的养老、自己的未来、下一代的生活,于这一代年轻人而言,都像悬在半空,摇摇晃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 Pro(ID:zhenshigushi2),作者:杨晓倩,编辑:温丽虹
一、经济上难断脐带的年轻人
流墨:29 岁
工作后我在外居住。有一次回家,我发现家里爸妈吃的、喝的比我平时给自己买的要高级多了。
平时,我只喝一两元的袋装酸奶。爸妈家冰箱里的酸奶,一瓶都要 10 元左右。
嘉橘:26 岁
2023 年夏天,我爸带我出去自由行,游历大半个中国,花了 10 万元。要是靠我自己,一年不吃不喝都不一定能赚到这么多。
布鲁诺:29 岁
工作第三年,有一天例行和父母打电话时,我爸突然说:“怎么你工作以后,家里补贴的钱,比你留学的时候还要多。” 那时我每个月工资只够交房租,其它开销都得靠家里给的 “小零花”,而父母给我的这笔 “小零花” 比我的工资还要高。
芋泥奶啵啵咯:29 岁
工作四年了,有时候我还是需要找我爸借钱。
这个月,我本来打算发了工资就去看我异地的男朋友。4 月 15 号中午,公司突然说要延迟发工资。账户余额捉襟见肘,我不得已,只能给我爸发消息,问他能不能借我 1000 元,等发了工资再还他。
李明微:28 岁
从爸妈对我的期待的变化,我能感受到自己在经济状况上很难超越我的爸妈。
大学临毕业的时候我妈很期待,一度问我如果赚钱了会给家里多少家用。她和我爸都是工薪阶层,年轻时靠自己工作有了积蓄、反哺父母还帮衬后辈。根据自己成长的经历,我妈一直认为正式工作给爸爸妈妈拿家用,标志一个人正式成熟。
但我毕业后收入很少,虽然很努力但天资愚钝,一度因为绩效完不成被扣钱,还需要爸妈垫付在大城市的租金。渐渐地,我妈就不提给家用的事情了,后来我不需要管家里要钱能自己养活自己,有点小积蓄,她觉得已经很不错。最近,还开始张罗起要帮我在大城市买房,解决她和我爸担心以后我老了以后养不起自己的担忧。这让我更加感觉自己不争气了。
蔻蔻:35 岁
工作十年,我的经济状况仍让父母揪心。近几年工资难发,投资也失败,差点要卖车卖房。
2023 年年初,父亲把他的工资卡递给我,说给我还房贷用。我推辞,表示自己有钱。
父亲不相信,他说,“孩子,没钱跟爸讲,不用不好意思,以后也不用再给我和你妈妈买一些吃喝的小玩意儿。” 他还说要定期带我出去吃饭,让我不用掏钱。
阿 biubiu:28 岁
我父母虽是普通工薪族,但早年投资得当,在我们这个沿海二线城市最昂贵的片区有栋小别墅。他们每个月能收到的租金是我工资的两倍。
父母经济状况比我好真是一件太好的事了,我没什么可羞愧的,反而能松一口气。起码我现在完全没有养老的负担,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财产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我也可以自由支配我的全部工资过我想过的生活。我们都独立且自由。
二、两代人打拼,落差与变量
一只蚕:27 岁
我妈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养了两个孩子,我现在连两只猫都养不起。她现在不到 50 岁,已经在到处旅游,等我到她那个年纪,估计还得继续工作。
圆圆:33 岁
年轻时我爸陆续在上海买了两套房子,房价从买入至今涨了三倍。我这辈子都没办法像我爸一样赚那么多钱。
我硕士研究生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读国际关系,留学花了家里 60 万元,是我爸开公司一年多的收益。
27 岁我回国工作,发现只能找到月薪 5000 的外贸岗。当时我就感觉,想凭借工作把留学花的 60 万赚回来是不可能的事。
嘉橘:26 岁
我不仅赚得没父母多,生活也不如父母安逸。我妈的工作是 8 小时工作制,周末双休。我爸做生意,有的时候一个大单子可以让他下个月直接躺平。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工作就是这样,结果,我自己上班后,发现单休都难。无休止加班,收入也赶不上爸妈。
可可:30 岁
工作五年,我最近面临降薪,之后的工资不知道比不比得上父母的退休金。
我爸妈是大专、中专学历,在体制内工作。我本科毕业后到英国留学,硕士毕业回国后,好不容易考进体制内。学历虽然比我爸妈高,但收入无法超越父母那代人,降薪前也只勉强超过我妈一点。
张潇潇:23 岁
我父母和他们的同辈人比,算不上成功的代表。我妈在百货大楼做了一辈子销售,工资五千多。我爸更差劲,三十岁被裁之后就没再上过班。最近他要退休了,才想起来补交社保的事。一查才发现,他当时技校毕业被分到的国营厂,在他被辞退之后,还一直在给他交社保。
他们拿着养老金不愁生活,反倒是我,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工作反反复复换了两三轮,工资始终停留在三千左右。公司连住房公积金都不给交。
一一:31 岁
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一度看不上父母。我觉得他们没文化,他们眼里引以为傲的工作,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民企打工人和小公司的小老板。我也曾埋怨他们经营不好婚姻,在我 6 岁时就离异,既然不能给我提供更优渥的生活,何必要生我。可当我站在 31 岁的转角,遥望三十出头的他们,只觉得,我的能力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
从一所 “211” 大学毕业后,我凭借自己的努力面试进了一家金融央企。那时我信心满满,相信自己凭借实力能考进来,未来也一定能凭借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可七年过去,我不断与机会擦肩而过。毕业时的意气风发,变成了眼中的疲惫,变成了每天通勤 3 小时的埋怨,变成了推责任少背锅的滑头。后来,我不甘平庸,又开始创业,仍是一无所获。我的婚姻也遭遇了背叛。我的 31 岁,一事无成,一切归零。
我学不会父母昂扬的心态,只能降低欲望、删减责任。我先不要婚姻,不要小孩,专注事业,努力存钱。赶不上他们不要紧,我只希望不要成为他们的负累。
开飞行模式的猕猴桃:26 岁
读本科的时候 ,寒暑假我常带着半箱专业课书籍回家,但一回家就再也不会翻看。我妈就会指责我只顾着玩,不够努力。一旦我反驳说她也整天刷手机,她就会说:“你想变成我这样吗?”
我是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妈妈中专毕业,就出去工作了,二十出头生下我,不到三十岁离婚回到老家,直到人生过半,她仍没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住在外公外婆家里。她用人生一半的时间、全部的劳动,来托举我。
大学毕业后,真正自立,我才发现,能够做到她这样的程度、过她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好了。工作三年的我,储蓄基本没有。每天缩在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什么都不干,就已经在消耗工资。文化消费在大城市,更是一种奢侈。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好像什么也不剩,也什么都没获得。我仍旧不够努力,也仍旧不愿逼自己一把,现在这份工作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先得过且过着吧。
冬风里的肖邦:36 岁
我的父母,都是各自兄弟姐妹里发展最好、最拥有话语权的那个。恢复高考后,他们考上了大学,经过半辈子的努力,两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打拼到了体面的身份和稳定的家庭基础。
他们沿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路高歌猛进,我却一直飘忽不定。
在大部分人拥有理工科背景的家庭里,我自小在专业上没有选择的发言权。
初中,原本我想走艺术生的路,继续学习钢琴,只因为钢琴老师轻飘飘一句 “你们家孩子成绩也还可以,没必要走这么艰苦的一条路”,被赶回了大家眼里的 “正道” 上,虽然向往文科,但后来还是在大人施压下被迫学了理工科。高考后,就读了一所 “双非” 的一本院校,我对数学没什么天赋,也没什么兴趣,我本科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毕业后,我进了国企,在技术岗位上熬了五年,几经折磨后终于选择出走,进了一家琴行工作。我能感到父母的黯然。过去还在国企工作时,每当母亲周围有同事、朋友想要介绍自己孩子与我认识,她都如同骄傲的孔雀一样客气应答。
如今那些同事、朋友已经过上了儿孙绕膝的退休生活,母亲只能在家里靠养宠物来获得些许慰藉。
三、悬置的生活
阿拉蕾:35 岁
我今年 35 岁,事业陷入悬置状态。最后一次考公失败了,以后估计都要在这个事业编的岗位干下去。明明我本科 211、硕士 985,各种证书一应俱全,学历、阅历和工作能力都不差,就因为 35 岁这个年纪就没有了升职优势,赚钱也没有门路。
明明父母那辈 35 岁还是壮年。到了我这一代,35 岁好像就失去了所有机会。之后的生活,除了让自己想通,好像没有别的办法。
墨子:23 岁
父亲从 20 岁左右出来工作,一直干到了退休,他的那份安稳,于我而言是一种奢望。我也是 20 岁参加的工作,却一直难以找到稳定发展的事业线。
“3+2” 大专毕业后,我的工作一直不稳定,频繁入职又辞职。最夸张的一次,干了半年,公司就倒闭了。去年,我到某连锁咖啡店打工,本以为这下能好好干下去,但原本说好的三个月转正拖到了六个月,兼职工资只有两千元,我实在受不了,又辞职了。打工三年,连五险一金都没得交。
上班和家里蹲,对于我来说,好像只有一线之隔。最近我又重新找了份工作,希望这次能干得久一点。
渔一:27 岁
2023 年夏天,完成硕士阶段毕业答辩后,我没有心情出去旅行,庆祝毕业。在学校最后的日子,每天睁开眼睛就是疯狂投简历,直到数量达到上限。我收到了几个 offer,开的工资非常低,不如我读研前的水平。后来我进了江苏的某个设计院,工资从一开始承诺的每月 4000 元变成了 3000 元,到手可能只有 2000 多,我只能接受。
真正情绪崩溃,是在一个平常的周五。加完班晚上七点多,我又累又饿,边走路边给母亲打电话,她安慰我:“钱少没办法,先干着吧。” 挂断母亲的电话后,研究生导师打来语音,他和辅导员常不分时间地给我打电话询问找工作的进展。想着先安心吃饭,我拒接了,打算之后再打回去。结果他又发来文字消息,指责我让他失望,不回他消息、不尊重他、没有道德。我忍不住蹲在路边大哭,越哭越觉得,为什么只是想清净活一会儿就这么难,下班了还要承受审问一样的压力。
这是让我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让我痛苦的,是结果与付出的不匹配。我没想到,硕士毕业之后,我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父母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成家立业。他们虽然学历低,可靠着自己经商,把我带到了大城市读书。在大城市打拼非常辛苦,可每一份辛苦都能看到回报,时间也相对更自由。多年之后,不仅有积蓄,就算以后想回老家,村里也有房,有车,有亲戚、朋友。
我曾以为只要像他们那样努力,就能有更好的机会和回报。可我发现,好好学习就会有出息现在难以实现了。我拼命考研上岸,又顶住压力顺利毕业,结果只换来了更大的牢笼。
小铭:36 岁
父母撑起了自己的家,支持我建立了自己的小家。而我还在努力寻求稳住小家的发展。
我见过父母支撑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孩子的辛劳。父亲因为单位的缘故,工作总是做一阵、休一阵,工资也是发一阵、停一阵。后来,厂子关停,他被分到了其他单位,44 岁时收入才逐渐平稳。母亲一直四处打工,服装销售、电阻厂,后来年岁大了,就开始做保洁。两人的工作起起伏伏,都有收入的时候不多,可还是买了房子,供我读了大学,又在我结婚时替我付了新房的首付。我开始自己还贷后,他们才逐渐有了积蓄。如今他们还觉得亏欠我,变着法给我的小家买东西。
因为妻子没有工作,我的工资除了覆盖家庭日常开支,还要还每个月 7000 元的房贷,不敢挥霍,我们也不敢想着要孩子。
每次父母给我送东西时,我一边觉得温暖,一边又觉得上了大学、考上事业编的我,还不如生活起起伏伏的父母。人到中年,我好像已经预见了人生的天花板。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保持整个家庭的平稳。
蓄力的仙人掌:33 岁
2022 年,父母相继生病住院,我才第一次开始忧心他们的养老问题。
从工作开始,我就一直依赖父母的贴补。6000 元的工资在北京确实捉襟见肘,他们总担心我过得不好。我的工资水平养自己都够呛,不知道怎样,才能给他们一个安逸的晚年。
我曾经特意了解过国内的养老机构,发现如果想把他们送去高端的养老社区,要好几百万。以我目前每月存一千元的状况来看,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攒够这么多钱。不像父母生于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可以和他们一起分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养老责任,我是独生女,父母的养老只能依靠我一个人。
我妈还说过,比起他们养老,她更担心我以后老了该怎么办。
小微:25 岁
我是看着父母一点点奋斗起来的。从一开始的大街小巷收废品,到后来妈妈借外公的钱摆摊卖菜,再到爸爸靠着爷爷老家的人脉关系,赊了一卡车的货物,开了一家便利店。
从我记事起,我每次周末都在帮爸爸妈妈看店看摊。当时,我最怕遇到大雨天。不仅租来的店铺到处漏水,爸爸还会对妈妈发脾气。爸妈的生活很节俭,也很辛苦。无论刮风下雨,爸爸都要凌晨三点多骑一个多小时的摩托车去拉菜,妈妈也要凌晨起来摆摊。直到我读高中,家里搭上所有的积蓄,又借了点钱,才重新建了一栋三层半的楼。我永远记得,住进新房的时候,爸妈脸上的开心。
我本以为,等我大学毕业就能赚钱给爸妈,让他们不再那么辛劳。可等我实习期结束,顺利转正,我还得靠父母的接济,才能不睡大街、不饿肚子。现在工作四年了,也只有一点点的积蓄,无法在城市扎根。
也许是时代发展得太快,也许是竞争压力太大,总觉得不管怎么努力挣扎,却总是付出得不到回报。
哎,也可能还是我不够努力吧。
图 | 没新建店面时,母亲曾在别人店前摆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 Pro(ID:zhenshigushi2),作者:杨晓倩,编辑:温丽虹